中国网络资讯台讯 书法家胡庆先生个人书法展在宁波开展,笔者作为与其以书法结缘的“墨友”不禁心生“三喜”:此次书法展共展出书法佳作60余件,能够如此集中感受胡庆先生“洒笔以成酣歌,和墨以籍谈笑”的风采,为一喜;作品涉及楷书、草、隶、篆等多样风格,又深深融入胡庆先生独到的人生感悟,盈尺之间充满文化智慧,为二喜;此次作品展吸引了众多的书法爱好者观展,可谓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,大家“指点江山”,互相砥砺,胡庆先生弘扬书法、传承文化的初衷得以实现,此为三喜。
“书之妙道,神采为上,形质次之,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”。胡庆先生的书法已具形神兼备的功力,这得益于他对书法艺术的钟爱和痴迷,作为中国王羲之研究会研究员、内蒙古书画研究院院士、北京京华中国书画院副院长、镇江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他15岁师从“京口一怪”乐图南,浸染翰墨30余年,耳濡目染,得之真传。从展出作品中,可以看出他的书法既有很深的传统功力,又有浓郁的金石气和鲜明的个人风格,点、撇、捺、横灵动而充满变化,可谓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,寄妙理于放豪之外”。其篆书深受汉简影响,匠心独运、错落有致,随意挥洒,有很强的创造力;其隶书融入行草书的浓淡枯湿,强化提按,运笔道劲沉着,动势强烈而富有弹性;其楷书足见其尤精碑帖之学,工妙于点画,神韵于结体,既古意盎然,又精彩飞动,天然自得;其草书取狂草之形,附汉隶之魂,融魏碑之美,笔墨酣畅多变,书法涩劲狂狷。胡庆先生的书法采大家之长,又蕴含自己的领悟,既追寻传统书法的遗风,又讲究现代书法的气息和神韵,可谓别具一格,自成一派。
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经称赞学生李鸿章“将来建树非凡,或竟青出于蓝,亦未可知”。 此次书法展的成功举办既是胡庆先生个人成果的展示,也是对其师乐老的告慰。相信以胡庆先生对书法艺术的一腔挚爱,他在研习品味书法真谛的征途上必然有孜孜不倦的无穷动力,假以时日,定能青出于蓝。果真若此,实乃书法界的一大幸事也。(作者 尹志国)
责编:王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