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佛教 / 人物 / 正文

巡 山

南京玄奘寺释传真 2021-11-01 13:03:04 0次阅读

  巡  山   

巡 山

     时间过得飞快,转瞬即逝。在我艰难而曲折的人生中,真正决定一生命运的时刻,便是我在“三加一”的高中毕业之后,于1987年那年的深秋,经高人指点,来到了南京栖霞寺,遇到了我的剃度恩师辉坚老和尚。

    恩师辉坚长老第一天把我安排在栖霞寺的广单住下,一月之后又把我转到后院鹿野堂天井内东侧的一间寮房正式安单。进屋一看,房间是经过简单打理的,地坪用水泥重新铺的,接着师父安排我继续在千佛岩、叠浪岩、一线天、青锋剑等处巡山。

    让我到这些地方干什么呢?他没有交待清楚,反正每天吃过饭就让我上山,尽量不与寺里的僧人多说话,当时真的不明白师父的用意。如今才清楚,师父确实是一位高人,不是他的慈悲、智慧,我可能在做和尚的道路上也不会走到今天。所以说,人生处处路难走,时时险境伴人生。后来明白师父让我巡山的原因,那时栖霞山的产权还属于栖霞寺,园林处每年还交6千多元的租金,如今只能“呵呵”了。

巡 山

    深秋的季节,在师父的吩咐下,每天一早我总是一个人孤独地夹着一本书,从千佛岩的后门口,沿着舍利塔、千佛岩经品外泉的石阶小径而上,再到待月亭、纱帽岩,一步一跨地穿过叠浪岩来到畅观亭。到了畅观亭,基本上会停下来,对着空山,迎着深秋的徐徐凉风大声地背诵岳飞的《满江红》;李白的《将进酒》;曹操的《龟虽寿》、《蒿里行》;有时也会诵一诵柳永的《雨霖铃》;李煜的“春花秋月何时了……”李清照的“绿肥红瘦……”;司马相如的《凤求凰》;陆游的《钗头凤》……最后望着秋阳高照,对着蓝天白云:“……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!”

    在畅观亭里读了不少书,背了不少诗,也发了不少呆,不明白人生的路,是佛陀点化的?还是老天安排的?是命里就有的?还是后天改变的?这一切都曾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徘徊过……

巡 山    有时靠在青锋剑旁,拿着一根树枝,倚在石头上小眯片刻。希望自己能像乾隆皇帝那样留下身影,给后人画一个美丽的传说;到了小营盘、饮马池,骑在一棵半倒的古树上挥手扬枝,更希望自己也可以有一天能叱诧风云、驰骋沙场,学李广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”;学辛弃疾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。

    密林深处,妄想遇见李清照再世,宋•唐婉重来,乘辇车追昭君出塞,看”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。一转眼,来到试茶亭,笑自己“穷秀才”也想干惊天之事,望秋栖霞万山红遍!三茅宫遗址处看长江滚滚,吟一首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!”

     我乃一粒尘埃,叹夕阳西下,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,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”!随风吹落,一片片红叶!

常常会立虎山顶,倚望江亭,躺一线天小憩,赏摩崖石刻。秋夕之下,坐桃花扇亭,幻想李香君飘然而至;经桃花涧,背诵着一首不合时宜的唐诗:“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……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……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……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”   

巡 山

    日出日落,望江亭上,总是我立山望远、抒发心意的地方,往往一个人久立待日出,呆坐望月起,才怏怏地下得山去。为此,师父时常为找不到我而担心。开导我:想开点,人生无常,活着就得经受各种磨练与苦难!时间久了,我看着上上下下、来来往往的纷杂人群,在望江亭中,不由“情从心头起,文从笔尖出”:“抬眼凝望,有千般风情,登高才晓其中味;低头沉思,无一种杂念,望江方知世上人!”
    这期间,我穿过树林,总想在迷惘的林中找到一条自我的道路,不觉走到了江南水泥厂。又一天往北去密林深处,不期而遇一条绿青又淡黄,如碗口粗细,五米左右的长蛇,它昂着头,伸出长长的信子,望着我,我扶着树不禁紧张地倒吸口凉气,一动不动地盯着它,最后它还是放下了那高卷的头,一溜烟地跑了。当我走出树林,才知道山脚下就是如白练一般的长江。这时终于让我明白:走别人走过的路倒是很容易,要想开创一条自己的路,那才是千难万难!

    寺庙的夜,总显得特别早,一般在五点左右,晚斋已经开始,剩下的漫长时间,对于我来说就是看书与孤独。依照师父的教导,不多与寺庙的老小和尚闲扯,这样自己的孤独感就更增加了。想家的念头也会乘虚而入,时常萦绕在我心间。但理想与志向被深深的院落紧紧地包裹着,似乎让人喘不过气来。偶尔听到有寮房传出的木鱼声,暂时打破这深山夜晚的寂寥。

巡 山

    这时,我会轻轻地打开栖霞寺的后门,再悄悄地把门掩上,沿着舍利塔,来到千佛岩的石条凳上坐下,只见水顺着山崖一滴、一滴地往下流,会在石板上溅出一点一点的小水花,峭壁上赫然露出几个暗红色的颜体大字:“品外泉”。想想这写《茶经》的陆羽,怎么就忘记这一汪圣泉的水,就忘记在此逗留呢?就没想到坐在泉边沏上一泡香茗,品一品这方外的人生滋味呢?不是说“禅茶一味”、“一味禅茶”吗?难道你就真未品过这方外之圣泉?是忘记?还是故意?已是千古之谜,只有悟者去领会了。
    这一汪泉水,一代又一代,一天又一天,历经无数的僧人,生生死死、死死生生,映照着历代的英雄豪杰、凡夫俗子驻足观赏,一眼瞟过,如今我一个人孤独地望着,望着这死一般寂静的泉水浮想联翩,呆呆的深思:这方外的人生,如何才能过得更精彩?!

巡 山

    沿溪流小径,登上纱帽岩,静坐在待月亭,等待着月光能像太阳一样升起,有光亮,有温热。可惜不管是山虫唧唧的夏夜,还是深秋静静的晚上,这月光都会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清凉。

    月亮渐渐地挂上了树梢,我像以往一样靠着亭柱,从树缝中看着月亮升到树梢,冥想着先人为何把这个亭子命名为“待月亭”?他们是僧人还是隐士,是不是都有和我一样的情怀?是对月打坐参禅,从月亮中开悟出什么“禅”或叫“禅悦”,是不是长发散乱?对着月光,呐喊,呼出一生不能实现的伟大抱负,哀叹无常,隐居山林,消磨这无情的岁月。

巡 山

    世有“竹林七贤”、“唐初四杰”、“扬州八怪”……无不是志趣相投,对酒当歌,仰天长啸。是失意的李白碰到求官的杜甫,在离长安与赴长安的途中相遇。一个端起酒杯高歌:“一轮明月照金樽”;一个拂袖长吟:“手把金樽月满轮”;一个豪迈诵出:“明月倒悬金樽底”;一个气吞山河、壮志凌云:“把起金樽带月吞!”那种豪放的气魄,李白激荡江湖、成佛成仙做了诗仙,杜甫忧国忧民、心念天下做了诗圣,留下千古佳话……

今夜的我,望着月光独自徘徊,思忖着我是谁?我能成为当代的杜甫吗?我能成为近代的弘一法师吗?是学习苏曼殊,还是效仿寂然法师!?

巡 山

    最后发现,我还是我,一滴长江流过的水珠,一粒沧海散落的米粟!长江是我,大海是我,蓝天是我,白云是我!遇不到钟子期,更见不到武曌。只有向佛,只有佛才能给我一个栖息之所,只有佛才会让我欣喜,才能见到未来,不是一朵莲花,就是一个极乐世界!
我凄凉地捡起一根树枝,在待月亭里,轻轻的吟着:“品外泉边,自古品外无数僧;待月亭内,从今待月有几人?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写于南京玄奘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1年10月14日

(责编:张洪杰)

红豆
电信广告
公益广告
智联招聘
丰田汽车
相关推荐
广告占位
广告占位